对于普通人而言,2017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给出一份亮丽的财报才算是对过去一年的“收场”。
阿里、网易、百度等纷纷在近几天公布了2017年财报,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营收再度夯实了巨头的地位,留给创业者的只有羡慕或者嫉妒。有趣的是,即便已经出现了美团、滴滴、今日头条等80后新贵,站在互联网金字塔顶端的依旧是60后和70后们,而在90后的创业圈中甚至流行起一股“to BAT”的创业风气。
1
很多中国人相信“宿命论”,至少要讲求生逢其时,时势造英雄的故事从尧舜禹讲到了上个世纪,在今天的商业市场中更是不乏其类。
回头来看,最早的互联网创业者是十足的幸运儿,商业模式大多是Copy to China,把美国的商业模式照搬到中国,在商业逻辑上没有太多硬伤,几乎不需要厚厚的商业计划书,“我们是‘中国版XXX’...”的路演方式令不计其数的创业者尝到了甜头。直到现在还流行着这种做法,电商、社交、搜索、团购等无不是如此。
只是在幸运之外,还需要一些“奇妙能力”。人人网自诩为中国版的Facebook,如今却未能逃脱日渐衰败的宿命;曾经被称之为中国版Twitter的微博,在市值上早已赶超了美国的被效仿者。而一度和搜狐、新浪一道被视为中国版Yahoo的网易,已经蜕变成一家消费型科技企业,而同时期的大多数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网易在缺席了所有互联网的热门风口之后,最终讲出了一个Made by China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