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武警战士头戴防毒面具在爆炸地点周边区域排查可疑的化学物品。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少将在16日举行的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爆炸现场氰化钠的位置已确定,初步估算有数百吨,将采取双氧水或者其他办法来进行处理。
史鲁泽说,现场集装箱堆积如山,瑞海公司的人也说不清楚氰化钠具体堆放在哪里。经过现场勘察,数百吨氰化钠大概分布在两个点上。目前已经采取了多种方案,对少部分已炸开外露的,清理出一块场地,用双氧水或者其他办法进行化学中和,来溶解它。对大面积分散的,砌起一米多高的围墙围挡起来,为了防止因下雨而造成的化学反应,还进行了必要的遮盖,预防二次污染。
天津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也在发布会上回应说,爆炸现场桶装氰化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少量因冲击发生泄漏。现正对氰化物污染进行无害化处理,可有效控制。因明火已灭,不用担心隔离区外大气和饮用水受影响。
8月15日环保部门在事发地区警戒区外,位于东疆港的5、6号两个监测点位,检测出氰化氢累计出现两次超标。目前已知的是分别超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0.04倍、0.5倍,包景岭称,超标区几百米没有敏感目标。
氰化氢为氰化钠遇水反应后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包景岭表示,氰化氢对人体造成伤害一般是建立在接触时间长、超标过量的基础之上,目前爆炸现场附近的超标点超标范围均在1倍以内。
一辆防化车辆在事故现场。目前已有近三千人在三公里范围内搜寻有害物质。专家称,用双氧水中和氰化钠,是一种氧化和降解过程,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氨气,前者是生活中常见的小苏打,后者易溶于水。虽然氨气也有一定的毒性,但是跟氰化钠相比,毒性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新华社报道称,在核心区周边的多栋建筑中发现了镁颗粒、电火石、硫黄等现场撒落的化学品,其中有些遇水易燃物品。有专家称,火灾发生初期,消防员可能在没有判断出燃烧物质的情况下喷水灭火,触发了进一步爆炸。现场附近发现多处白色晶体,将矿泉水浇到爆炸飞到路上的化学物质上,马上火光四溅。
红箭救援队的志愿者将爆炸飞到路上的化学物质深埋。
8月16日,在附近担任警戒任务的军警,都戴着口罩或防毒面具。
8月16日,在附近担任警戒任务的军警,都戴着防毒面具。
8月16日,在附近担任警戒任务的军警,都戴着防毒面具。
8月16日,在附近担任警戒任务的军警,都戴着防毒面具。
8月16日,附近工厂的工人戴着口罩。
8月16日,隔离区外的居民也戴着口罩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