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建家园愿大家端午安康!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说法不一,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介子推、崇拜龙神等。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在这个传说中,人们赛龙舟是想要捞起投水的屈原,吃粽子则源于将粽子扔入水总以免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 那么,古代端午节真正的由来是什么?吃粽子、赛龙舟都起于屈原吗?本期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古代,看看历史上的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 闻一多在《端午考》中考证:古代的越民族以龙为图腾,每年五月五日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一项便是在急鼓声中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这便是赛龙舟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