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8月8日,中、美、日等国古生物学者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发现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上发现了罕见的脊椎关节病变,是该病在恐龙中最早的记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本期的国际学术刊物《波兰古生物学报》上。
据悉,这次共发现两具恐龙化石上带有这一疾病的特征,它们均是来自于早侏罗世的恐龙,距今约1.9亿年。其中一具为禄丰龙(Lufengosaurus)化石,该疾病导致其颈椎第七、八节融合;另一具则来自一种尚未命名的原始蜥脚类恐龙,其尾椎第四、五节因此病而融合。
这些病变的颈椎和尾椎化石保存得相当完好,能够明显的看出相应的椎骨是生长在一起的。“和人类一样,恐龙也会得骨病,它们的脊椎也会发生病变。”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邢立达介绍,“最初接触这些化石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是同一类疾病造成的,但后来的分析表明它们都是脊柱关节病。”
著名古病理学家,美国勘萨斯大学的布鲁斯?M?罗斯柴尔德(BruceM.Rothschild)教授认为,“一般来说,脊椎关节病、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骨折愈合和骨感染都有可能造成关节的骨化。
但是,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的骨化部位和脊椎关节病不同,而且前者一般是三节以上的椎骨融合在一起,而且会出现波浪状的增生;而骨折则一般会出现骨变形和骨痂;感染则会引起骨密度的变化。
这些特征在我们的标本中都没有被发现,相反,作为脊椎关节病标志的特征,关节面的增生和骨化在标本正非常显著。”
“脊椎关节病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动物中都存在,严重的情况会使关节失去弯曲和运动的能力,甚至最终形成像竹节一样的脊柱。
在恐龙中,脊椎关节病的骨病理特征和人类很相近。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邢立达如是说,“了解不同物种中同一类疾病的发病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疾病起源和进化的情况。”
论文作者之一,广西师范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冉浩也指出,这两只患病的恐龙病情并不十分严重,尽管当时的生活可能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由于它们的尾椎和颈椎数量都很多,灵活性和外观上应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它们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