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发明了一种里面裹着微针的胶囊,可以承受胃部的酸性环境直至抵达小肠后才打开,让微针向小肠壁注射药物。
X光图像显示三折的微针结构在肠道内打开前后的状态(左上图);三折结构打开后可以看到其末端上的微针(右图);微针结构的整体大小与硬币的对照(左下图)。
很多蛋白药物无法制成口服药,因为它们在抵达作用区之前就在胃肠内部被破坏,比如胰岛素,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打针,有的一天还不止一次。
今年早些时候,这个研究组开发了一种蓝莓大小的、里面藏着由压缩胰岛素制成的一根小针的胶囊。这种胶囊抵达胃部的时候,小针向胃内膜注射药物。在这份最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则要让胶囊把药物注射到小肠壁上。
研究者之一MIT的特拉沃索(Giovanni Traverso)说,多数药物是通过小肠壁被吸收,因为小肠壁的面积非常大,可达到250平米——和一个网球场一般大。而且,小肠壁缺乏痛感受体,微针的注射不会产生痛感。
于是,研究者用一种可以承受胃部pH值在1.5~3.5之间酸性环境的聚合物作为胶囊外衣,而当胶囊抵达小肠,pH值为6左右的环境下使其打开,让里面三折的微针结构弹开。
三折臂的每条臂上都有一只1毫米长的、携带药物的微针。研究设计让这些微针借助三折结构弹开的弹力,刺入小肠壁表层,之后这些微针溶解,释放药物。
主要研究者之一MIT的艾布拉姆森(Alex Abramson)说:“我们在动物身上、人体组织上进行了多次安全性实验,确保这些微针不会穿透肠壁或发生其它意外。”
另外,为了避免胶囊堵塞肠道,研究者设计让三折臂在微针弹出后也会自行破碎。
这种胶囊每个长约30毫米。在猪身上的实验显示,这种胶囊可向血管输送的胰岛素剂量已经和针剂差不多,可以立即实现降低血糖的效果。而且,这种胶囊没有阻塞肠道,释放微针后随粪便被成功排出体外。
这份研究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卡法里尔·萨尔瓦多(Ester Caffarel-Salvador)说:“我们设计这些折臂的强度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强度把药物带到小肠环境才释放,又保证能在几小时之后自行溶解,防止堵塞肠道。”
尽管这份研究只是以递送胰岛素作为实验,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也能递送其它蛋白药物,如荷尔蒙、酶、抗体,以及基于RNA的药物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