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免费医疗”,业界向来有着诸多争议,而近日,国家医保局对于一份实施“免费医疗”的回复,让业界及社会各界对于“免费医疗”的一些疑惑有了答案。
近日,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份关于对60岁以上老人尽快实现免费医疗政策的提案,国家医保局明确表态:现阶段实施“免费医疗”政策不符合我国当前国情,是不切实际的。
医保局回复称,考虑到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医保筹资水平还不高,基金支撑能力还不足,如果实行免费医疗,不仅会压缩基本医疗服务范围,降低待遇水平,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浪费。
医保局表示,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障的制度。
医保局还透露,基本医保制度建立以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主要是职工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医疗费用由国家、企业包揽,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由此导致严重浪费,资金入不敷出,企业欠费、机关挂账现象凸显,很多职工的医疗费用得不到保障,医疗机构也难以承受大量欠费,医疗保障制度难以为继,引发不少社会矛盾。
对此,国家从1994年“两江试点”开始,逐步探索医疗费用与个人适当挂钩,增加个人责任,同时所有职工医疗费用保障实行社会统筹;明确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障的水平和方式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国家和单位不能包揽全部医疗费用;建立对医患双方的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
“免费医疗”或是看上去很美
或许是因为国内看病难和贵的现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每一次关于海外其他国家实行“免费医疗”的新闻报道,都会一再挑动国人的神经。然而,据《看医界》了解,多个被报道为“免费医疗”的国家及其医疗制度,其背后都并不如报道的光鲜。
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免费医疗政策已经维系了70多年。1946年,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法》规定,提出覆盖全民的免费医疗服务,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税收是主要资金来源,个人无需支付诊疗费用。
据环球杂志报道,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平均寿命的延长,英国的NHS的支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已经令财政和纳税人不堪重负。截止2018年,NHS面临这43亿英镑的财政赤字。
不仅如此,因为免费,英国的NHS还存在效率低下,医疗资源被浪费,患者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另外,由于机构资金短缺和医生待遇降低,大量全科医生离开NHS,转而提供私有化服务,传统的家庭医生制度面临严重危机。
而201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结束付费医疗制度,俄罗斯公民可永久享受免费医疗,并保证医疗服务项目每年都会增加。
据当时的报道,俄罗斯的免费医疗只涉及基本医疗服务,例如普通公立医院对X光检查免费,但如果患者要做彩超、核磁共振需要自费去私人医院;另外,看医生是免费的,但药品需要患者自费购买。
此外,在俄罗斯,医院实行强制转诊。以莫斯科为例,综合医院只对社区诊所转诊来患者实施免费。
当时,“俄罗斯免费医疗”一度成为颇具争议的热点话题。时任国家卫计委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称免费医疗根本不存在;时任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也称,医疗服务完全免费,不仅不符合医疗卫生规律,而且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0年一项报道指出,目前俄罗斯已经从无限免费医疗服务转变为基本医疗免费的新型普惠医疗服务制度。
医疗不是免费的午餐,医保受不了!
有研究报告曾指出,在医疗领域谈“免费”其实是忽视了医疗服务背后的买单方。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药品器械企业提供药品和设备等都需要投入成本。
而作为我国医疗服务背后最大买单方的基本医疗保险,当前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覆盖率在95%以上。
不过,时任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此前曾透露:2013年,全国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
一份报告曾指出:2018年已有106个统筹区的职工医保和183个统筹区的居民医保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缺口金额分别为83.4亿和154亿元。
不但不能“免费医疗”,在部分地方医保资金出现穿底危机的当前,还需要对医保资金的筹资机制进行改革。前些年,原财政部长楼继伟就曾两次提到“正在研究实行参加职工医保的退休人员缴费制度。”
当前,我国的医保资金的筹资机制现状如何?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由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构成。其中,职工医保基金主要来源为在职职工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退休人员不缴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以财政筹资和个人缴费为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坤等曾撰文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以及居民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现有的筹资机制存在强制参保未能坚持、个人承担责任较弱、筹资增长机制不健全、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偏低等问题,已难以满足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