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纲中的第二大目——翼手目,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据报道,蝙蝠可携带200多种RNA病毒,近十几年来,一些对人畜具有高致病性的病毒陆续在蝙蝠身上发现,如狂犬病病毒、SARS、MERS、埃博拉病毒等,包括这次爆发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推测也是来源于蝙蝠。
对于蝙蝠长期携带大量病毒而自身不致病的原因,目前仍未十分明确。查阅文献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推测,飞行温度和自身免疫因素,但也有反对的声音。
1.飞行温度
有科学家推测蝙蝠飞行时需要耗费的能量较多,这就使得蝙蝠的体温迅速升高,可达41℃,而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大多不耐热,在这种温度下病毒不易复制。但这种说法也有质疑的声音,一是蝙蝠并不总是在飞行的状态,而且蝙蝠有冬眠的习性,在寒冷的冬天正是病毒复制的活跃期,蝙蝠冬眠时是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应会致病。二是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使用6种蝙蝠细胞株,分别在37℃、37℃-41℃和41℃以上培养丝状病毒(包括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属的5个种),结果发现即使当温度达到41℃时,上述病毒的复制并不受影响,从而间接证实蝙蝠飞行时体温升高并非蝙蝠携带多种病毒而不致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