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一空腔脏器,外形有如人们背在胸前的包裹袋,有两壁、两缘和两口。两壁即前壁和后壁。上缘为凹缘,较短,称为胃小弯,其最低点有较明显的转角,叫胃角切迹,胃镜下这一部位又称为胃角。下缘较长,称为胃大弯。胃与食管连接处为入口,称为贲门。胃与十二指肠连接处为出口,称为幽门。
全球范围内,胃病的三分之二发生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是胃病的高发区,其发病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每年约有17万新发病例,平均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病。
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胃病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上海胃病平均发病率为41.90/10万(这一数据在国内仅为中等发病地区)。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多,从35岁以后开始逐渐增加,到80岁时达到250/10万,且男性(400/10万)明显高于女性(150/10万)。
根据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胃病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青年人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35岁以下青年人胃病占5.4%。青年人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胃病发病率的地区差别很大,与生活环境和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胃病有何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病的主要病因,90%以上的慢性胃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阴性微需氧菌,长2.5~4.0微米,宽0.5~1.0微米,呈弯曲螺旋状,一端带有2~6根鞭毛,仅寄居于胃上皮细胞表面,在胃小凹上部胃上皮表面和黏液层中最易找到,亦可侵入到细胞间隙中,其致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幽门螺杆菌产生多种酶如尿素酶及其代谢产物如氨、过氧化氢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对黏膜有破坏作用;
②幽门螺杆菌分泌的细胞毒素如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和空泡毒素基因的菌株,可导致胃黏膜细胞的空泡样变性及坏死;
③幽门螺杆菌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几乎均可引起组织学胃炎。长期感染(约5~25年)后,部分患者可有胃黏膜萎缩和化生。
2、物理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
3、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黏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均可破坏黏膜屏障,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
4、免疫因素: 电子显微镜下的幽门螺杆菌是部分慢性胃炎的病因,以胃体胃炎表现为主,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壁细胞抗体,伴有恶性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壁细胞抗原和壁细胞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在补体参与下,破坏壁细胞。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后阻断维生素B 12与内因子结合吸收,导致恶性贫血。
5、其他因素:慢性胃炎的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胃黏膜营养因子(如胃泌素、表皮生成因子等)缺乏,或胃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对这些因子不敏感,可引起胃黏膜萎缩。
烧开水中加入1勺它,胃不疼了, 幽门螺杆菌乖乖投降
《本草新编》记载: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味辛,气温,纯阳,无毒。入肾、胃二经,又走太阴肺脏。止噫呃气逆、翻胃呕吐、霍乱,除心腹冷疼,暖腰膝,壮阳。
古人常用丁香茶叶来去除口臭。研究表明,丁香茶叶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
中医认为,一般3到5克丁香茶叶泡茶喝,有温中壮阳,下气降逆的作用。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以及妇女寒性痛经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它还可缓解腹部胀气,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尤其是孕妇害喜症状。
《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给了我们祛除病邪的最好时机。如果这时多喝一些丁香茶,那养胃治胃病会更加容易了。有胃病或是想养胃的要好好抓住这个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