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约6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信息存储巨头EMC,戴尔日前打破了芯片制造商AvagoTechnologies以370亿美元收购博通的科技界并购记录,创下了科技市场最大金额的交易记录。为此,已经负债累累的戴尔将再背上500亿美元债务。那么,戴尔抱回来的是不是会下蛋的金鹅呢?
有专业人士发表评论称,收购EMC是戴尔的一场豪赌,戴尔押注该笔巨额交易将有助于它跟上行业快速的发展步伐。
戴尔收购EMC,押注云计算
戴尔近日宣布以约67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EMC。这一收购价格也轻松打破了今年5月芯片厂商安华高科技以370亿美元收购博通创下的记录,成为迄今为止科技行业最大的一次收购。据了解,戴尔与EMC合并以后,员工总数将达到20万人,超过星巴克与通用汽车,比苹果、微软还多9万人。
与之前行业分析人士预测的大约四五百亿美元的收购价格相比,670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被外界普遍认为偏高。因私有化而欠下过百亿美元债务的戴尔,会因为这次收购背负更多的债务,但是戴尔依然义无反顾。
戴尔与EMC合并背后的意图,直指这两年最具增长潜力的产业——云计算。事实上,早在2010年前后,就有不少科技巨头察觉到传统IT业务已步入下滑期,遂开始扎堆布局云计算。微软、IBM、惠普等企业均在其列。而戴尔却不是推进转型最快速高效的一批,直至2013年私有化退市时,该公司仍因传统的个人PC板块业绩持续下滑而深陷泥沼。当年第三季度,戴尔营收同比下滑11%至137亿美元,净利润更遭腰斩至4.75亿美元。EMC正可以补上戴尔的短板。EMC主攻数据存储、信息安全、云计算、虚拟化几大方向,曾通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实现了在存储领域的霸主地位。
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显示,合并后的戴尔-EMC在中国数据存储市场上的份额超过华为,成为第一大厂商。EMC去年是中国第一大数据存储厂商,但今年上半年华为以16.8%的市场份额居首,EMC以15.2%的市场份额屈居亚军,戴尔以5.3%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六位。
联盟效应“看上去很美”?
正当各行各业的企业都信奉精简化,戴尔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进一步扩大自身的体量。戴尔收购EMC是在赌未来还是做接盘侠?
事实上,许多科技企业都在做精简,例如,惠普正接近完成企业服务业务和PC业务的分拆工作。eBay今年早些时候也将PayPal支付业务从其核心的电商市场部门分拆出去。所以,从很多层面上看,戴尔与EMC的交易是一场豪赌。戴尔不断进行大宗并购交易的步伐从未停息,收购EMC也将给它带来巨额债务,而且其贷款将会在市场预期加息的大背景下完成。
EMC可以补上戴尔的短板,EMC主攻数据存储、信息安全、云计算、虚拟化几大方向,曾通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实现了在存储领域的霸主地位。但凡事有利必有弊,戴尔与EMC的结合可以说是云计算领域两个“落伍者”的结合,戴尔花670亿美元买来的,是另一个带着问题的传统IT巨头。据了解,EMC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为客户安装硬盘及数据存储软件设备提供存储服务,并以此收费。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亚马逊、谷歌等企业开发的新存储模式,将数据存储的载体由硬盘改为了更加灵活且成本更低的闪存。在该模式下,客户无须购买硬件设备,就可以随时将信息存储于对方的计算机中,且享受更加快的数据处理速度。
另外,EMC复杂的公司结构是出了名的,可以预见的是,尽管双方业务线重合不多,但戴尔与EMC的整合势必将耗费一番精力,毕竟EMC联邦自身也采取多品牌并行的运营策略,并非“小而美”垂直类企业。
收购尘埃落定,转型还在路上
戴尔收购EMC后,一艘新的IT航母将正式启程。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艘新IT航母在起步阶段将遇到非常严峻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裁员问题。《福布斯》杂志认为,此次收购将会让不少EMC公司的高管丢掉工作,取而代之的将是戴尔的相关人员。《福布斯》预测,此次收购可能导致两家公司员工总数的20%被裁。
其次,企业管理机制的重组也是一项艰巨任务。据了解,近几年,EMC董事长兼CEO乔·图斯一直大力推动“EMC联邦”的建设和发展。所谓“EMC联邦”,就是以EMC为核心建立起的包括虚拟化公司VMware、大数据公司Pivotal、安全公司RSA、云端服务公司Virtustream等在内的一个联盟。联邦中的这些厂商全是最近几年EMC收购或投资创立的。这些厂商都是各自细分市场的佼佼者。它们的产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与EMC的这种相对松散的联邦制不同,戴尔虽然拥有众多产品线,但始终强调的是“一个戴尔”,即充分发挥自己的集成和整合优势,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在收购EMC后,戴尔是让EMC继续保留这种独特的联邦制,还是集权管理,这是一个问题。
最后,产品线的融合也是一大挑战,有可能会影响对客户的服务。戴尔目前旗下拥有各类产品,如网络服务器、企业软件和移动设备;而EMC也有着诸多的业务,从数据存储到网络,再到内容管理。其并购交易后,能否帮助各自扭转乾坤考验其产品线之间的融合程度。
总而言之,这场并购是两个迫切的转型者的抱团取暖,而合并的效果如何则将取决于双方创新及改革的决心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