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买房的时候都遇到这种情况,合同上写的住房面积是一回事,拿到房子后,实际使用面积又是另一回事,住房面积大大缩水,有时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甚至只有70平米,一下子缩水了30%,这就不免让人气愤,感觉自己被开发商了,房价这么贵,白花这么一大笔钱如何容忍?
那么为什么实际使用面积会比建筑面积少这么多呢?这其中缩水的面积就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用建筑面积,一套商品房的面积由公摊面积和实际使用面积构成,公摊面积主要有以下内容:
1、每套房子与公共建筑空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都有明确规定,需为墙体面积水平投影面积的一般。
2、公摊面积包括公共门厅、走廊、过道、楼体间、大堂、垃圾道、值班警卫室、管道井、消防通道、水泵房、变电室以及公共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房。
然而关于公摊面积的界定处理,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导致公摊面积出现乱象。由于公摊面积缺少明确的标准,所以一切都由开发商说了算,消费者在购房之时,经常需要多付不能为自己服务的费用,约等于冤枉钱。乱定公摊面积由多坑呢,一套房缩水30%,就已经接近少了一两个房间的面积了,有些地方公摊率甚至达到了50%,好好一套三居室变成了单身套房,难怪令大家气愤不已。有些业主气不过,集体向开发商起诉,然而国家确实对于公摊面积没有规定上限,业主也只能吃哑巴亏。
房价居高不下,还在一路上涨,普通民众本来已有怨言,好不容易买了一套房子,结果需多花将近一半的冤枉钱,这也太欺负人了,因此有人提议,中国可以向国际上学习,按套内建筑面积计算房价,取消公摊面积,与国际接轨。这种想法或许有点激进,但还是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对于公摊面积的明确规定,使开发商肆意利用公摊面积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早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