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四方面军主力2万余人,是在10月12日夜,由信阳市以南的广水至卫家店一线越过平汉铁路的。第2天即遭到敌人的围堵,在下午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滕海清被敌兵炸伤。
伤势严重;喷燃的火焰使他两眼受伤、失明,飞进的弹片打掉他门牙两颗,击中了右手。这是他参加红军后第2次负伤。
师医院在困难中找了担架,抬着他长途行军。
后来为保证部队轻装行军作战,上级不得不决定:营以下职务的伤员就地遗散,自找归宿;营以上的仍然用担架抬着随军行动。
滕海清很难过,没有人来搀扶他。而被丢下的人员中,伤势较轻并可自行走路的人,也都三三两两地消失在夕阳中的山野。
心中的酸楚不可言状。负伤己经十多天,除了左眼伤势稍微好转,其它部位的伤痛仍然未消减。
滕海清支撑着从草铺上爬起来,借助微弱的视力,走向院子的大门。即使是被丢下了,他想也不能就这样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