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是古儒家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深厚,往往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姓、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大多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