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觞音如“商”),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 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 西汉马王堆“君幸酒”铭朱漆墨绘羽觞 古人饮宴,必伴以音乐鼓瑟,方能宾主尽兴。古人礼仪,以双手执耳杯饮酒,不似今人单手执杯。 《礼记·投壶》:“请行觞”,是举觞相劝酒的含义。颜延之《陶征士诛》:“念昔宴私,举觞相诲。”向人敬酒或自己饮酒也称之为觞,《吕氏春秋·达郁》:“管子觞桓公”,范成大《宿胥口始闻雁》诗:“把酒不能觞”。都是劝酒、敬酒的意思。 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这种器形首先被发现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当时出现了一个字的铭文,该铭文是金字旁加个“和”,发音就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