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微信,给我一个“延时”按钮如何


吴声前辈的新书《场景革命》开篇举了个例子。罗胖在罗辑思维里把一套书用“黑匣子”的方式推荐,不告诉你书名,只是保证这书一定好,不少人买了。就有人把同样一套书搬到淘宝上却无人问津。信任是电子商务的新通道。淘宝京东等传统流量平台还是工业时代的方法,在成本基础上加一定的毛利就是定价。而被罗胖推荐,同样一套书能卖出高价,其中有基于信任的溢价。吴声把各类传递信息、积累信任、沉淀社群、引发流行的载体,称为场景。由此而有的新玩法叫做场景革命。

场景革命的内涵一直就有。奢侈品找明星代言,定价更高也有人买。这里同样是基于信任的溢价。有些信任来自知识的传递,有些信任来自对外貌或名声的追捧,落脚点都是信任。曾经,温总理推荐一本书,出货量猛长。张悟本推荐绿豆治病,绿豆就涨价。电视上的购物节目,找过气明星和“专家教授”来背书的很多,可见效果不错。这些广告和节目,就是场景。这些场景里流动的信息或真或伪,单讲商业逻辑跟罗胖卖书类似。形式上有差别,以前是依托于传统的媒介比如电视报章,现在开始依托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

相对于依托传统媒介,依托移动社交网络有实质上的突破。那就是,激发情绪的门槛趋近于零。现在人随时可以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浏览,拍照,写字,发朋友圈,评论,方便极了。情绪消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渐成主流。狐媚妖孽就乘势而起,兴风作浪。

一个交易在一个场景里达成,不光靠信任筑基,还要靠情绪推波助澜。微信公众号文章后面的那个“赞赏”按钮,若是在你点下“赞赏”后不是马上支付,以防你这个动作是一时冲动导致,而在24小时之后再支付。也就是过了一天之后,微信再提醒,你可以为这篇文章做打赏了。若如此,同样一篇文章的赞赏人次和金额会衰减多少?可能至少有50%,甚至80%。隔了一天,信任还在,但什么没了?情绪没了,冲动没了。理性一直都在,理性所认同的逻辑一直都不变。但感性不同,它来得快去得快。

这是为什么电视购物上总是不厌其烦的提醒观众,现在就拨打电话购买。为激励你马上拨打,它会告诉你,存货不多了,过了这几秒钟,价格就会大幅提高,现在不买,就占不到便宜了。只有当观众还处于刚刚看过广告或节目的那股“现场的情绪”之中,来不及静下来反刍一下,购买的几率才高。一旦过了这几秒,或者几个小时,情绪消散,理性回归,购买几率就大大减少。衰减的幅度应该不止80%。

在这套逻辑里,移动社交网络起到关键的角色。它让情绪的催化开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间是化解情绪的利器,也许几分、几秒,情绪就消散了。但手机随时跟着你,通过社交网络你的情绪可以随时跟朋友们连通,跟周遭的情绪共鸣,此起彼伏,交相辉映,蔚为壮观。一个随时可以拿起手机、点开微信的人,就是一个没“反刍时间”的人。时间是我们和情绪之间的屏障,而一个每时每刻都可以进入一个巨大的网络把贪嗔痴慢疑宣泄出去和接受宣泄的人,等同于把这个屏障掀翻了。我们“静下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移动社交网络,在表面上,帮我们节省时间,增加便利。实际上,它让我们失去时间,障难重重。大街上、餐桌边、地铁里,随处可见“低头族”。低头族就是一群被情绪绑架的人。他们并非以手机为工具饥渴的吸收向上的营养。他们只是飘荡在痴迷无助的惯性的情绪里,一离开就仿佛缺氧。情绪一旦有了一个可以随时宣泄的渠道,它就反过来越发的裹胁住我们。人性的脆弱由此可见。

微信里有过这么一股歪风。公众号文章引诱读者转发朋友圈。手段主要是,要转发之后才能看到某个答案,转发可以抽奖,转发会给你带来好运气,不转就会有坏运气。这导致朋友圈被猥琐的信息占领。也暴露了很多人是没有自制力的,或者缺乏理性,没有静下来的能力。微信官方封杀了这种行为。但现在公众号开始有另一种类似的行为,手段更隐蔽。

前一段“王林”的事出来,在微信里看到一个现象。有些文章并无严密的逻辑和确凿的证据,只是仅仅拿着王林这个靶子招摇晃荡几句,就轻松引发朋友圈的刷屏,就有10万+的阅读量和一堆的“赞赏”。有些文章只是把王林或者批判王林的人贴上一个标签,然后用尽极端的语言大加评判一通,很像是30多年前中国大地上流行一时的红卫兵和大字报。就是这些文章,得到大量转发和好评。这件事的本质,是情绪的再一次胜利。可以不讲道理,但需要偏执。只要偏执,就可以赢得跟你拥有同样情绪的一派人的忘情的拥护。

可能是出于无意而非有意,有些作者通过挑逗人的情绪来获得文章的转发,进而获取各种利益。转发的人也不在乎这些观点是否足够有逻辑有论据,他们只是要发泄情绪,他们只是需要一个道具,作者们适时提供了这个道具。交易达成。前面那些公开引诱人转发的文章和作者被微信打压了,因为那些手段是外显的,有一套标准,机器能判别。而这些通过挑逗情绪来诱人转发的文章或作者,做了本质上一样的事,却受到拥戴,也难以被遏制。情绪是内在的,难以通过一套标准来审核。有点像历史上总是重演的一种事。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山里的土匪好抓,庙堂上的流氓难认。 

有些善意的人,从移动社交网络上看到好的一面,信任的建立以及基于信任的交易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传统结构在打破,价值更加回归于热情的创作者而不是冷冰冰的渠道。人们可以无阻拦的跟同道者走在一起。但硬币永远有另一面,工具可以用来救人,就可以用来杀人,救人的威力越大,杀人的暴力也越大。移动社交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促成信任的发酵,也促成情绪的泛滥。

吴声前辈总结了一个现象,流行即流量。相信传统的电商平台仍然是标准化产品、功能性产品达成交易的主要流量入口,但那些非标准化产品、文化性产品,以及当任何产品被巧妙的附加上了文化属性、被激发了情绪,它们的交易入口会更多的发生在偶发的一个流行起来的事件或者现象当中。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某某事情刷朋友圈了。情绪,而不是理性,更有引发流行的能力。情绪是天然要宣泄和相互感染的。情绪天生想要引发关注,要裹胁进更多的情绪。当情绪连上了移动社交网络,潘多拉魔盒就打开了。

吴世春说,最近这次股灾,微信群和朋友圈加剧了恐慌情绪的传播。当处于不确定的犹疑,人就越倾向于向外求证,这个求证本身成为让这个怀疑成真的一环。当优衣库的视频在门户和社区里被删干净了,在搜索引擎里被屏蔽了,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求链接,有个名人,一分钟内收到100多个朋友发来的链接。这是个多么高效的传播系统。那些在移动社交网络里靠挑拨人情绪而散布其文章获取利益的人,要比那些在朋友圈里卖几贴劣质面膜的人,造成大得多的伤害,且难寻其行迹。情绪有很多种,恐慌、怀疑、不安、唯恐天下不乱,还有傲慢、愤怒、贪婪,以及很多自以为高尚的情绪。

张云帆说过一个关于读书的现象。许多人看完一本书后,掩卷沉思,觉得自己看懂了,这是当天总结。但当天总结效果其实很差,书一读完觉得自己完全明白,但早上醒来发现全忘了。张云帆是第二天去思考昨天看的书,有什么样的体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沉淀下来,往往是经过至少24小时发酵,才能完全想清楚。当时关上书以后,理解的东西往往只是短时间记忆造成的印象得来的,并不是真正明白。同理,当我们处在一个正在被影响的情绪里,所做的决定或者动作可能是肤浅的,错误的。我们是不是有能力让自己随时安静下来,走出那个场景,走出那个情绪。

微信是不是可以给一个“延时”的功能。若选了这个功能,我在微信上所做的某些动作,比如支付、转发,就会默认先不执行,而是在几个小时之后提醒我再次确认这个动作,然后再执行。这可以帮助减少掉许多因冲动而起的不必要的动作,或者是一时情迷而做出的错误举动。有些人若试用这个功能一段时间,会发现很多动作或者反应只是因为迷在一时,是经不住时间检验的。这可能给一个移动社交网络的长久的健康的生态带来正面的影响。也给那些有心修持自己的人一个辅助的工具。

这个看起来多少有点不合时宜、不解风情的需求,不是在开玩笑。驾驭一匹奔马,既需要鞭子,也需要缰绳。我们却越来越习惯只拿着鞭子,把缰绳丢到一边。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探趣吧系信息发布平台,探趣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大家都在看
北京各大医院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