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7月21日),谷歌宣布从8月1日起将会陆续关闭Google+Photos的相关服务(最先关闭安卓平台的服务、然后是网页服务、最后是iOS平台服务),为其在今年5月发布的GooglePhotos让路。用户们可以从Google+Photos中下载以前上传的图片,即便不立刻使用GooglePhotos,用户在Google+Photos上的图片也会一直储存在云端。同时用户还可以使用GoogleTakeout功能导出图片。
谷歌的社交网络Google+从诞生起就不断受到来自用户和媒体的争议,一路走来并不顺利,回顾Google+Photos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波三折,直到现在的关闭,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下面就从Google+Photos的关闭说下Google+为何逐步淡出了公众视野。
一方面,Google+将太多精力放在了与Facebook竞争上,忽视了自身创新。其实最开始从界面功能操作上来说,Google+具有一定的优势:界面设计时尚简洁、以圈子为核心的范围可控的内容分享机制、强大丰富的图片功能。但是时间久了也会发现,Google+发展的着力点并不在产品的创新优化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而是着力在如何与Facebook较量,后面的Google+因此也越来越Facebook化。Google+早期可以以新事物的形象吸引部分用户,但是后面创新性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用户黏性,用户的社交需求很快就转回到Facebook上面。尽管Google+努力在赶超Facebook,但最后不但没有竞争过对手,反而迷失了自己、疲于奔命,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Facebook抢占先机,在移动端增长迅猛。Facebook较Google+更早进入市场和用户行为中,已经占了先机,用户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目前用户市场更多地是被移动端覆盖,Facebook拥有大量的移动应用,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移动领域。而Google+在移动端的发力晚不说,着力点也落在图片的相关上面,社交领域一再错失时机。
面对来自Facebook的强大压力,谷歌在推广上面做了很多“努力”:把Google+捆绑式的硬塞到依赖Google服务的用户那里去,强制Gmail及Google其他产品用户注册Google+等。谷歌为了加强Google+的绑定作用,实行的一系列强硬粗暴的推广手段让用户感觉到了明显的强迫感,在用户体验上大大折损。Google+对用户施加的任性的强制性行为,使很多用户对其敬而远之,导致用户更少。
Google+虽然拥有数以亿计的用户,但大多数用户对Google+的社交网络功能并不感兴趣,用户对google+的使用更多地是Gmail、GoogleDrive以及谷歌所有的其他应用上面。
Google+虽被定义为社交产品,但是其实际的社交属性却很弱,在用户使用和体验上体现不出核心功能。而且相比较于Facebook在移动端、社交领域的发力,Google+却专注于高分辨率的照片,尽管这能够带来非常棒的桌面体验,但是对其移动业务和社交化却没有帮助。
所以尽管谷歌努力想让Google+社交化,但是效果往往不甚理想,随着核心功能的剥离和定位的模糊,其社交性正在逐步被边缘化。
另外,2014年4月,Google+之父VicGundotra从公司离职,Google+内部发生重大的人事变动,这也使Google+的部分职能被剥离,整体发展受到影响。
Google+Photos的关闭也预示着一个阶段的结束,Google+不是主流社交媒体,要特别受热捧的社交网络难度大,也很难再赶超Facebook或Twitter。但是Google+也并非完全失败,个人认为GooglePhotos也是另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自从谷歌从今年三月开始拆分Photos图片分享和Streams信息流服务时,情况已经比以往好转很多。谷歌将业务分版块集中运营还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很好地延续有价值功能的运作。对谷歌这样一个庞大体量、已经形成坚实的平台、拥有庞大用户群的企业来说,谷歌的其他应用还是可以为Googlephotos带来一定的用户。
对Google+的运营和推广谷歌明显操之过急,过于焦虑而导致失重。有了之前的教训,谷歌此次在移动端的GooglePhotos应该会有所改善。目前谷歌将Google+中有价值的业务拆分出来独立运营,用户体验更加顺畅,各服务的目标人群定位也更加精准,如果后期不引入强制捆绑政策,以用户体验为主,开展有效的推广战略,凭借谷歌优秀的图片技术体验,在用户心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应该是很快的事情。